8.15日,安徽中医药大学“青囊万家·未病先防”中医药非遗团队走进合肥市磨店社区王圩居委会,为社区儿童开展七彩假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特色活动。本次活动主要围绕“未病先防”的主题展开,开设“脾胃健康童谣”“五禽戏健身操”“穴位拍打教学”三门课程,旨在发扬中医药文化,增强儿童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,让“未病先防“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儿童的心中。
脾胃健康要知道
“吃饭细嚼慢慢咽,脾胃舒适不着急...”一阵朗朗上口的童谣声从教室内传出,一群小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,正在朗读脾胃健康童谣,跟随着志愿者老师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健康成长课堂”。志愿者带着小朋友们学习了《吃饭细嚼慢慢咽》《不吃生冷不贪凉》等四首童谣,孩子们跟读传唱中,轻松地记住了“细嚼慢咽助消化”“少吃生冷护脾胃”“早餐营养要均衡”“饭后散步不奔跑”等健康常识。一名小朋友听完课感叹道“原来好好吃饭、保护脾胃有这么多的学问!”
志愿者讲解脾胃健康童谣 通讯员赵齐雪提供
非遗五禽进课堂
志愿者先利用画图的方式带小朋友们认识了五禽(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)以及对应的五脏关系,介绍了五禽戏的起源,讲解了五种动物的姿态以及对应的养生功效。孩子们认真地跟着志愿者一招一式模仿起来:时而像猛虎扑食舒展筋骨,时而像小鹿奔跑轻盈跳跃,时而像黑熊晃动身子调理脾胃……小朋友们的动作虽然略显稚嫩,但充满着活力。
志愿者教学五禽戏 通讯员赵齐雪提供
制作艾草锤来拍打
穴位拍打教学可少不了艾草锤,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制作艾草锤的材料——艾草、花棉布、木棍、绳子,让小朋友们不仅学习到穴位拍打相关知识,还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。志愿者先通过播放视频让小朋友们了解艾草锤的制作过程,再手把手教学。不一会儿,各式各样的艾草锤就都做好了。随后,志愿者结合图示,详细讲解了拍打部位、相关作用以及拍打方式。指导孩子们拍打肘窝,腋窝,腹股沟等地方,寓教于乐地带领小朋友们在实践中学习中医养生小技巧。
同学们看视频学习艾草锤的制作方法 通讯员赵齐雪提供
学生上台作为穴位拍打教学模特 通讯员赵齐雪提供
学生们拿着礼品与志愿者合照 通讯员王晨雪提供
当日的活动在小朋友们兴奋地领取礼品中圆满落幕,这些礼品不仅是对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奖励,更是对他们以后能继续学习中医文化的激励。中医药学在实践层面强调养生“治未病”,并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,我们希望“未病先防”的理念能通过此次活动走进孩子们的心中,融入他们的生活。未来 “青囊万家·未病先防”中医药非遗团队也会继续承担起宣扬中医药文化的责任,带领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走进千家万户。